治療癌癥藥物普納替尼存在安全性隱患,網上都說普納替尼怎么怎么好,難道真的有那么好嗎?副作用咋樣?這都是患者需要考慮的。今天,海得康普納替尼直郵網小編就來說說這個話題。
根據一項2期研究結果,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普納替尼(Iclusig)治療大部分新診斷慢性期CML的患者可以產生完全細胞遺傳學緩解。然而這個藥物血管的不良反應風險表明應首先考慮用其它藥物進行一線治療。由休斯頓醫學博士Jorge Cortes領導的安德森癌癥中心的研究作者寫道,25%-30%的患者通過各種機制對一線TKI療法耐藥。“因此,這種療法可以改善患者預后,并且可以避免或者預防TKI耐藥。”普納替尼(Iclusig)是一種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不僅僅抑制了BCR-ABL1激酶的活性,而且藥物安全性也成為了一種隱患。
這項新試驗是一項單臂,2期試驗,試驗納入早期(<6個月)診斷為慢性期CML患者。中位年齡是48歲,并且57%的患者是男性。43名患者初始劑量為45mg/d,但由于藥物耐受問題和2013年10月6日由于血管并發癥被美國FDA警告,普納替尼(Iclusig)劑量被降至30mg/d或者15mg/d。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The Lancet Haematology》雜志上。共有46名可評估的患者,并且第6個月時其中43名(94%)達到完全細胞遺傳學緩解(CCyR)。在12個月時,26/27(96%)名患者達到CCyR;在18個月時,20/21(95%)名患者達到CCyR。在6個月時,83%的患者發生了主要分子學緩解。在2014年6月,由于血管栓塞和普納替尼(Iclusig)有關,美國FDA建議試驗被提前終止。然而,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皮膚毒性(69%)和脂肪酶水平升高(63%)。
心血管事件,主要是高血壓發生在25名(49%)患者中。29%的患者發生了3-4級骨髓抑制。3名患者發生了血管閉塞性疾病。1名患者發生了3級心肌梗死。整體來說,85%的患者需要中斷治療,88%的患者需要降低劑量。研究人員推測帕納替尼對多靶點的影響可能會加劇內皮功能紊亂,并且可能會使患者發生血管栓塞事件。然而,其他藥物的毒性發生率較低,使得研究者對這一療法產生疑問。研究者總結到,目前,藥物用于其它情況的治療劑量方面,其安全性可能不適合用于有其它高效治療方案的患者。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檢測,降低首次劑量、積極控制高血壓或者進行其他干預,是否使普納替尼(Iclusig)療效更好。對于目前來說,普納替尼(Iclusig)應該被用于治療其它療法治療失敗的患者。
看了以上的相關內容,我們不難看出,看看有沒有容易與普納替尼放生相互作用的某些東西。然后也要在專業醫生的建議下合理用藥,不能自己擅自服用,否則自己后悔都來不及。
更多內容:
普納替尼原研藥,普納替尼仿制藥,普納替尼價格,普納替尼介紹,普納替尼說明書
免責聲明:
本文所表達的任何關于疾病的建議都不應該被視為醫生的建議或替代品,請咨詢您的治療醫生了解更多細節。本站信息僅供參考,海得康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有專業問題,請掃描下方二維碼立即咨詢醫學顧問。
客服微信
海得康公眾號